探讨“山区26县共同富裕之路”,景宁这些经验可以分享|全球快讯

时间:2023-04-29 10:13:03       来源:钱江晚报

查志强说,在探讨“共同富裕”这个话题前,要明确几个认识前提。


(资料图片)

他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、研究员,在“溯源新思想·走好民族地区共富路景宁理论研讨会”上,他作了《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路径》的主旨发言。

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“两个先行”,查志强认为都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密切相关,体现了浙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探路与生动实践。在他看来,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,关键在于基于创新创业持续创造财富。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强调持续深化改革的重要性,唯有通过改革不断释放红利,进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,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共同富裕。“由于发展并不天然地解决分配问题,所以要创造追求富裕的公平机会、公平程序,让有能力的人在机会公平、程序公平的条件下,合理合法地追求富裕,”查志强认为,要通过校正和补偿制度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,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发展成果的分享。

00:50

查志强说,景宁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,按照省里“一湾引领,四极辐射,山海互济,全域美丽”的要求,遵循区域协调发展理念,探讨“山区26县共同富裕之路”,显得尤为重要。

“按照省里提出的超常规推动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各地基于“一县一策”不乏积极探索。”查志强举例说,比如,以农村集成改革推进强村富民行动,数字赋能山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,各地都有一些成功案例。

景宁已有一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成功案例。在金融创新赋能生态价值转化方面,查志强举例说,就像景宁创新推出的以GEP预期增长补贴收入为质押物的“生态贷”。

另外,查志强认为,也要有效巩固扶贫成果。

“民生领域,可以基于数字赋能提供更为精准的社会保障,特别是精准配送、医疗康复、就业指导、技能培训、法律援助、心理辅导等长效定向跟踪式救助服务,加强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,确保脱贫不返贫,防止发生新的贫困。”

他认为,这方面浙江已有“居民一码享服务”“政府一码知冷暖”的有益探索, 农业农村部门推广的浙农帮扶、浙农优品应用、网上农博应用等应用场景,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需加大此类应用场景在山区县的实践。

查志强说,从公共服务角度如何加快补齐短板,重点在于念好新时代“山海经”,持续推进发达地区和山区县的结对帮扶,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,景宁在这方面已有比较好的探索和成效。“比如景宁在医疗领域和浙大一院的合作,推出教育“新十条”后创造的山区县“低进高出”“县中崛起”的景宁现象。”

“人才,也是山区县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。景宁在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方面,已有成功案例。”查志强说,但从强化人才驱动引擎的角度,还需要做这几方面的工作:选优配强乡村的带头人,完善乡村技能人才“引育管用”的机制,支持柔性引进科技人才,特别借助于“科创飞地、人才飞地”,制定人才专项服务政策,激发创新活力。“激励更多年轻人、新乡贤到乡村创业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